> 详情

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农民运动思想

来源:本站原创  2021-12-24 15:54:36

当武汉的工人运动声震全国时,武汉地区的农民兄弟也行动起来了。当时的武汉在农运方面的重要性,突出表现在它是全省及全国农运的指挥中心。当年身为中共中央农委书记的毛泽东在武汉留下了光辉的足迹。

武汉时期的革命斗争为毛泽东思想的创立提供了实践经验,在这一时期,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,写出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等经典著作,取得了许多理论成果。

大革命时期,毛泽东积极投身中国农民运动,在汲取借鉴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农民运动的许多有益思想的基础上,创造性提出关于农民运动的一系列思想。一方面,共产国际的思想带来了理论新风,促进了毛泽东关于农民运动思想的形成;另一方面,毛泽东关于中国农民运动的思想及其实践,对共产国际调整纠正其在指导中国革命相关策略问题上的失误,产生了积极影响。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运动的思想与共产国际之间存在着互相促进、互相借鉴、互相融合的互动影响关系。

从1925年开始,毛泽东以主要精力领导农民运动,并注重研究中国农民问题,先后在湖南、广东、上海、湖北等地,积极从事农民运动,不断积累经验,在汲取借鉴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农民运动的许多有益思想的基础上,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工人阶级人数少、农民人数多的具体国情,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,探索总结形成一系列关于农民运动的思想。

基于对农民在革命中重要性的认识,1927年3月,毛泽东在深入湖南农村农民之中调查研究后,在武汉都府堤住所写出了著名的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,给正在兴起的农民运动以有力支持和鼓舞。在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中,对农村各阶级、各阶层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马克思主义分析。他明确地将农村农民阶层划分为贫农、中农、富农三部分,并且深刻指出在革命斗争中苦战奋斗的主要力量是贫农,游移不定的中农,态度始终消极的是富农。贫农是“打倒封建势力的先锋,成就那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大业的元勋。没有贫农阶级,决不能造成现实农村的革命状态,决不能打倒土豪劣绅,完成民主革命……没有贫农,便没有革命”。

 

10050.jpg

湖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

10051.jpg

全国农民协会旧址

10049.jpg

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 

 

10052.jpg

毛泽东在武昌的旧居都府堤

毛泽东指出,中国的农民问题就是一个土地问题,不使农民得到土地,农民将不能拥护革命,要普遍解决农民土地问题,必须大力武装农民,建立农民革命政权。在统一战线问题上,提出要争夺革命领导权。在革命武装问题上,毛泽东提出了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”的著名论断。面对革命危机,毛泽东主张“上山”,此实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之先声。

毛泽东的上述科学分析和论断,为中国无产阶级寻找革命的同盟军提了理论依据。瞿秋白在这本书单行本的序言中写道:“中国的革命者个个都应当读一读毛泽东的这本书,和读彭湃的《海丰农民运动》一样”。

 同年5月,在武汉召开的中共五大上,毛泽东提交了关于普遍解决农民土地问题,大力武装农民,建立农民革命政权的提案。

(来源:武汉出版社《中国共产党武汉历史图志》、党史办材料

《英雄城市百年荣光——简述党的百年奋斗史上的武汉贡献》)